从目的论看《傲慢与偏见》翻译中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中英[1] 余高峰[1]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13年第15期34-35,共2页Literature Education

基  金:2013年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3XSZ05)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最杰出的小说之一。其作者简·奥斯汀十分擅长于语言技巧,她的冷幽默最显著的特点是都出自字句及结构方面。结果便是由于与目的语语言习惯不一致而不适宜直译。另外,奥斯汀的幽默主要是文化幽默。异国读者对18世纪英国社会不熟悉,他们很难了解作者通过违背社会习俗对人物的揶揄,于是便无法获得源文本的幽默。这两个特征使《傲慢与偏见》的幽默效果很难通过翻译传递。而目的论认为,只要能达到目的,任何翻译策略都可以用来翻译幽默。

关 键 词:目的论 《傲慢与偏见》 翻译 

分 类 号:I561.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