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身心安顿之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眉江[1] 

机构地区:[1]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0期12-16,共5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03)

摘  要: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心安顿之道。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追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立足于现实而非宗教的虚幻的身心安顿之道。儒家通过内圣外王之道,以立德、立功、立言三种方式实现了人生内外价值上的不朽;借助血缘亲情,使家庭成为人们安放心灵的场所,并在血脉的延续中实现了对实体生命必然终结的超越。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儒家乐于亲近自然,他们共同在山水田园的审美追求中获得了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中国古代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安顿人的身心。这对当代人的安身立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这些方法,立足于当下即是的人本主义追求,包括了内圣与外王的结合、血缘亲情的依托、山水田园的审美追求。

关 键 词:身心安顿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和谐社会 

分 类 号:B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