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智勇[1]
机构地区:[1]淮安市开明中学
出 处:《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年第12期41-42,共2页
摘 要:光的色散现象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课题.早在13世纪,就有科学家对彩虹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后来陆续有笛卡儿、马尔西等很多科学家都曾经研究过光的色散现象.最终由伟大的科学巨匠——牛顿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对于牛顿所做的光的色散与复合的实验,却又衍生出不同的解释版本.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来品析很多教材喜欢引用的一张图片(如苏教版物理8上教材、中师课本物理第二册等).
关 键 词:色散实验 牛顿 教材 物理第二册 误读 色散现象 科学家 13世纪
分 类 号:G424.3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