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秦岭——用逆向思维探究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卫东[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出  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年第1期141-142,共2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摘  要:从1908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首次提出“秦岭一淮河”这一地理分界线,到2009年在江苏淮安建成的中国南北分界标志,百年中“秦岭一淮河”一再被人们关注、议论和认识。在前辈和同仁们无数次解说秦淮一线地理意义的基础上,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尝试用逆向思维探究其地理意义。

关 键 词:地理分界线 逆向思维 秦岭 意义 淮河 2009年 地理学家 地理教师 

分 类 号:G634.55[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