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轮的视角重新审视娜拉形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邱利斌 韩卫红[2] 

机构地区:[1]深圳市光明新区实验学校,广东深圳518106 [2]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00

出  处:《芒种(下半月)》2014年第1期99-100,共2页

摘  要:一、话语分析文本的理论基础 皮特(1987)曾说过:“没有对话就没有人物的表现。”对话在本质上是交流互动的,意义的产生不仅在于说话的内容,还在于人物之间的会话交流网络是如何形成的。换句话说,谁跟谁说话、谁没人理睬、谁控制发言权、说话时间的长短以及人物在言语行为方面的组合等,这一切和会话内容一样是文本意义的关键所在,(赫尔曼,1991)能够勾画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人物的性格特点。

关 键 词:娜拉形象 话轮 文本意义 交流互动 话语分析 言语行为 性格特点 人物 

分 类 号:H319.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