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形象

作品数:33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叶松青侯杰王彬张春蕾阳利平更多>>
相关机构:三明学院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中)》《湖北文理学院学报》《天中学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娜拉形象”的中国叙事变奏——从易卜生到曹禺
《四川戏剧》2024年第7期70-74,共5页黄丽 张丽花 
娜拉形象对于中国“五四”时期新思想所传播的女性独立和解放有深刻影响,本文就娜拉形象在中国叙事变奏的情况进行讨论,以曹禺及一众描写“中国式娜拉”作家笔下的人物为例,剖析当时新思想与封建主义对抗中存在的问题,思考“中国式娜拉...
关键词:娜拉形象 女性解放 中国式娜拉 中国叙事变奏 
偶像破坏者——浅论新文学初期的娜拉形象
《长安学刊》2021年第4期150-152,78,共4页夏颖婕 杨茹佳 
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出了一期“易卜生号”,卷首为胡适的论文《易卜生主义》,其后刊载了胡适和罗家伦合译的《娜拉》。娜拉离家出走的摔门声惊醒了“五四”之后积极探索中国出路的知识分子们,此后,掀起的“易卜生热”便一发而不...
关键词:娜拉 形象 易卜生 《玩偶之家》 《终身大事》 
张爱玲后期小说对“娜拉”形象的再书写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21年第2期89-93,共5页周艳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娜拉"是一个无法绕开的形象。旅美时期的张爱玲以亲身经历为主要蓝本来创作小说,塑造了不同于其前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不断重访"五四遗事",为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做了多次增补,以此来表现和探索现代中国女性真...
关键词:张爱玲 后期小说 “娜拉” 婚恋书写 
《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和《玩偶之家》中娜拉形象比较分析
《今古文创》2020年第32期6-7,共2页黄英 
《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形象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但两者都勇敢执着地追求真情,都勇于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敢于反抗当时的男权社会。但由于时代和文化的原因,两者反抗的对象,对经济独立的要求和个人的结局都...
关键词:李千金 娜拉 人格尊严 反抗意识 
五四女性戏剧中的“出走”想象——以白薇剧作为例被引量:1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66-74,共9页尤里 
在女性解放的启蒙感召下,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女性剧作家们大都是中国的“娜拉”,她们往往经历了反抗封建家庭、逃婚、求学、一人流落异国他乡的出走历史。本文将主要通过对白薇的剧作进行分析,探讨“出走”这一意象在她戏剧世界里是如...
关键词:女性戏剧 “娜拉”形象 出走 
新世纪“娜拉”形象的重构——论付秀莹新作《他乡》被引量:2
《百家评论》2019年第6期76-81,共6页张丽军 刘兰慧 
《他乡》是付秀莹的最新小说作品,作家延续以往的传统,再次书写"我的精神根据地"芳村。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翟小梨来自芳村,带有芳村与生俱来且独有的特质。这些特质虽历经城市文明的影响,依然执拗地镌刻在她的精神底色上。在时代的舞台之...
关键词:付秀莹 《他乡》 新娜拉形象 
镜像错位——娜拉形象在子君身上的嬗变
《祖国》2019年第3期98-99,共2页张亚琳 
娜拉自诞生之日,就被全世界女性奉为学习榜样。五四时期,启蒙者们高度重视娜拉精神,塑造了一批'中国式娜拉',以此来促进中国的女性解放和个人解放。其中,《伤逝》中的子君形象最引人关注,被看做是娜拉在中国的镜像。本文试图从娜拉和子...
关键词:娜拉 子君 女性反抗 
新世纪大陆家庭伦理剧中的“娜拉”形象分析
《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6期1-3,共3页韩玉娟 
进入新世纪以后,家庭伦理剧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其中"娜拉"式女性作为女性群体容易被忽视的存在占有很大比重。本文将以新世纪以来大陆家庭伦理剧中塑造的"娜拉"式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研究,指出其塑造的不足之处,以一定程...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 “娜拉”形象 
娜拉形象在现代中国语境下的模仿与嬗变——以《终身大事》和《伤逝》为例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11期152-152,共1页姜雨萌 
挪威作家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创造性地塑造了一个“出走的女性形象”——娜拉。这部19世纪后期的现实主义戏剧,喊出了一句时代的口号——“女性解放”。在20世纪初,娜拉的形象被我国很多作家在戏剧和小说的体裁中借鉴和效仿。本文...
关键词:娜拉形象 原型模仿 形象续写 
娜拉身份的认同——兼论中国文学中的娜拉形象的演变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59-61,65,共4页郭莉 
回归《玩偶之家》文本本身,娜拉并非是一个果敢地追求独立自由人格的形象,从一开始抽离出文本之初,娜拉的形象就被拔高为摆脱资产阶级禁锢追求自由独立的象征符号。由鲁迅、胡适等人引入中国的"娜拉"形象,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又催生了一...
关键词:娜拉 《玩偶之家》 中国女姓 剩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