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于雯[1]
出 处:《西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研究项目(JA11173S);集美大学社会科学预研基金项目“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研究--以初级口语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开始,第二语言习得纳入语用学视角,语际语语用学由此产生。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语际语语用学的理论框架已基本建构起来,并且在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研究成果零散、缺乏普遍性等诸多不足。语际语语用学源于欧美,其研究对象也仅集中于以英语为主的西方语言的语用习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用研究目前还比较落后,需要进一步加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