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主体性 增强实效性——大学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公卓[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兼上海200062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2期39-40,共2页

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首要的工作与内容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教学对象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建设仍然停留在理论体系研究的探索阶段,未能及时把业已初步成熟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而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日益单一化,又囿于传统的教学形式,逐渐使课程失去了对学生应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致使教学要求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教学效果也就无法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和成才的需求.为此,"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必须增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从转变教学观念着手,克服传统教学形式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要重在建设,在新世纪的新起点上,培育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意识和选择主体行为的主动性,努力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建设跨上新台阶,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关 键 词: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形式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