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约理论对预防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启示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万生彩[1] 侯启海[2] 

机构地区:[1]济南大学心理指导中心 [2]济南大学学生工作处

出  处:《高校辅导员》2014年第1期61-63,共3页

基  金:山东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社会科学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特征;行为规律的研究"(项目编号:J13WH119)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前,部分高校辅导员出现情感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偏低等职业倦怠现象。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他们与高校之间心理契约的内容被违背,很多心理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和实现,导致他们对学校感到失望、愤怒甚至冲突和对抗。为此,高校要发挥心理契约的凝聚与激励作用,通过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消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

关 键 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心理契约 

分 类 号:G451[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