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虚拟自我”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琳琳[1] 

机构地区:[1]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出  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9-11,共3页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201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社会工程哲学视阈下的大学生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研究"(WSZ201117)

摘  要: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历史上"自我"观念发育不够充分,个人的自我意识往往通过非理性方式体现出来。进入网络时代后,便导致了非理性的"虚拟自我"大量涌现以及人们对网络环境的痴迷。文章从传统文化的特点、网络媒介文化对理性自我的影响等方面对大学生迷恋"虚拟自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索网络"虚拟自我"现象的文化背景成因,进而找到建构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

关 键 词:传统文化 网络 虚拟自我 

分 类 号:B821[哲学宗教—伦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