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早期翻译小说《决斗》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宗刚[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50014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4期23-33,共11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民国教育体制与中国现代文学"(10BZW10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父权缺失与五四文学的发生"(08JDC10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胡适在留美期间之所以翻译小说《决斗》,是与其对小说的经济功能的认同、对小说艺术的推崇、孤儿寡母的相似人生体验以及毫不妥协的决绝人生形式分不开的;而《新青年》之所以刊发这篇小说,则与晚清以降的有关小说的时代共识、对决斗文化所隐含的西方现代文化的认同、《新青年》一班人的文化决绝姿态以及个性意识的觉醒有着直接的关联。胡适在《决斗》中所表现出来的现代意识,既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个性意识觉醒的标志,又是现代知识分子决绝的文化姿态的象征,这一切标志着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诉求,已经从个体性诉求转变为群体性诉求,"为大中华,造新文学"也就成为一代人的文学自觉。

关 键 词:胡适 翻译小说 《决斗》 《新青年》 

分 类 号:I046[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