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刚

作品数:168被引量:39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五四文学教育体制文学教育民国英雄叙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960年代短篇小说的“历史化”路径及其反思——以郭澄清《黑掌柜》为例
《求是学刊》2025年第1期176-185,共10页李宗刚 张继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17BZW021)。
就接受历程和现实境遇观之,郭澄清的小说《黑掌柜》在一众1960年代的“亚经典”文本中颇具典型性。借由研究者的诠释和权威文学选本的辑录,《黑掌柜》得以在“历史化”的道路上不断推进。创作主体的身份、小说生产的程式、叙事方式的翻...
关键词:郭澄清 《黑掌柜》 1960年代 短篇小说 “历史化” 
论郭澄清文学创作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
《海峡人文学刊》2024年第4期43-57,153,共16页李宗刚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17BZW021)。
郭澄清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被忽视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初步接受过小学和中学教育;参加革命后,又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济南优渥的工作,重新回到宁津县从事小学教育。郭澄清从事小学教育是基于他的作家梦。郭澄清始终沉潜...
关键词:郭澄清 文学教育 《大刀记》 《黑掌柜》 《公社书记》 
代际更替与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以第二、三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为中心
《写作》2024年第6期85-99,共15页李宗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项目编号:17BZW021)。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代作家所接受的教育已经不同于第二代作家,其接受的教育深深地打上了思想解放的烙印。同时西方的文学理论、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纷纷登陆中国,成为他们的阅读对象,这极大地拓展了他们文学创作的世界...
关键词:代际更替 文学教育 新时期文学 社会转型 
读者接受、学者研读与红色经典的生成——以《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为例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72-82,共11页李宗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17BZW021)的阶段性成果。
《大刀记》自1975年初版发行后,备受读者欢迎和学界关注,并入选“红色经典”。《大刀记》入选红色经典的内在奥秘,在于其作者郭澄清的人格魅力赋予作品的红色基因,在于党员身份为郭澄清的创作提供的生活基础和政治基础,在于郭澄清将自...
关键词:《大刀记》 郭澄清 红色经典 中国革命 
现代通俗文学作家对徐枕亚的否定与超越——兼论现代通俗文学的嬗变
《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167-173,共7页李宗刚 吴靖阳 
曾在民初凭借《玉梨魂》名噪一时的徐枕亚不但没有得到张恨水等通俗文学作家的认同和推崇,反而遭到了他们的否定和拒斥。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张恨水等通俗文学作家对小说叙事特征的凸显、对读者审美取向的迎合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徐枕...
关键词:徐枕亚 《玉梨魂》 张恨水 现代通俗文学 
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学生的散文创作——以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为例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李宗刚 邢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17BZW021)。
山东师范大学不仅在学者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培养出了一批以散文写作见长的作家,这批作家的散文创作与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山东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经过了1950—1977年的“自然发展期”、1978年至20世...
关键词: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教育 散文创作 文学创作 文学课程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临沂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73-86,155,共15页李宗刚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ZW021)阶段性成果。
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系统全面地解读两者关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有些专著虽涉及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关系,但大都不是专题论述。笔者在梳理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机构研究、制度研究...
关键词:共和国教育 文学教育 大学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 
冯中一:在新诗研究上“自重自强”的跋涉者
《百家评论》2023年第6期112-118,共7页李宗刚 
冯中一早期从事新诗创作,投身于文学教育后则转向了诗歌鉴赏与新诗研究,是一个注重探寻诗歌创作内在规律、建构了自我的言说体系的诗评家。冯中一的新诗研究从“埋头作具体的分析讲解诗歌的工作”开始转向“昂首作宏观的新诗本体的阐释...
关键词:冯中一 新诗评论 《诗歌艺术论析》 《诗歌艺术教程》 《新诗创作美学》 
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非交往”式代际传承——以沈从文与汪曾祺为例
《江西社会科学》2023年第7期150-157,共8页李宗刚 李冬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和国教育与中国当代文学”(17BZW021)。
在现当代文学史叙述中,代际传承是一个常见却又极为重要的问题。从沈从文到汪曾祺的代际传承,很有研究价值。传统观点以为汪曾祺是在进入西南联大后才受到沈从文的影响,然而在进入西南联大之前,他就已经开始阅读沈从文的作品。二人相似...
关键词:汪曾祺 沈从文 代际传承 文学传播 
透过注释的编纂史勘探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评谢慧聪著《<鲁迅全集>注释编纂史概论》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12-114,共3页李宗刚 
谢慧聪博士的《<鲁迅全集>注释编纂史概论》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公开出版。作为参与和指导过她的论文写作的导师,想借此机会作些说明,既可以帮助读者对谢慧聪有更多的了解,又可以让读者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对这部学术著作有更好...
关键词:鲁迅全集 山东人民出版社 论文写作 知人论世 历史轨迹 学术著作 编纂史 注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