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语言建构和文体建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肖翠云[1,2] 

机构地区:[1]闽江学院中文系 [2]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  处:《东南学术》2014年第3期193-200,共8页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语言学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0CZW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YJC75104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M521266)

摘  要: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围绕大众化文学的语言问题和文体问题展开了激烈而充分的论辩:在语言建构中交织着普通话、方言土语、五四白话、汉字拼音化等多种声音的对话与论争;在文体建构中上演着旧形式、新形式、五四新文学形式之间的争夺。虽未能达成共识,但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和大致的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了丰厚的资产。

关 键 词:文学大众化 大众语 旧形式 新形式 

分 类 号:I021[文学—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