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众化

作品数:93被引量:9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景雷刘东方王翠艳杨经建詹琳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郑伯奇戏剧批评论纲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44-149,共6页刘竺岩 徐强 
戏剧批评是郑伯奇文艺批评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人们对其关注的却不多。郑伯奇对左翼戏剧实务的贡献非常卓著,但是他长期专注于文学批评与电影批评,其戏剧批评成熟得相对较晚。郑伯奇的戏剧批评集中于对文学大众化的设想之中,在革新旧剧与...
关键词:郑伯奇 戏剧批评 文学大众化 批评体系 
丁聪绘叶灵凤《永久的女性》系列插图初探——兼论新文学大众化图文互现实践
《南方文坛》2024年第2期98-104,共7页许海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文学传播方式转型与市民读者接受研究(1927—1937年)”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2YJC751037。
1936年7月,叶灵凤长篇小说《永久的女性》初版本由上海大光书局印刷发行。叶灵凤在《题记》中谈及《永久的女性》创作缘起:一九三五年的秋天,应了那时新创刊的《小晨报》之约,我写下这部《永久的女性》。这是我第三次为每天出版的日报...
关键词:叶灵凤 创作缘起 《时事新报》 文学大众化 初版本 连载小说 印刷发行 小晨报 
左联解散以后:北平作家协会与左翼文学运动考论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7期5-16,共12页王翠艳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地区左翼文学运动研”(批准号:20ZDA15)成果。
北平作家协会系以北平左联为基础改组而成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体,也是左翼文学在救亡语境下实现组织转型与实践推进的重要成果。协会续了左联时期以无产阶级为领导核心、以鲁迅为精神领袖的思想基点,经由强调“斗争性”到提倡“...
关键词:作家协会 左翼文学 文学大众化 延安文学 通俗文学 新启蒙运动 抗日文学 精神领袖 
左联解散以后:北平作家协会与左翼文学运动考论被引量:2
《文艺研究》2023年第4期61-75,共15页王翠艳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地区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批准号:20ZDA15)成果。
北平作家协会系以北平左联为基础改组而成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体,也是左翼文学在救亡语境下实现组织转型与实践推进的重要成果。协会赓续了左联时期以无产阶级为领导核心、以鲁迅为精神领袖的思想基点,经由强调“斗争性”到提倡...
关键词:作家协会 左翼文学 文学大众化 延安文学 通俗文学 新启蒙运动 抗日文学 精神领袖 
无意之中开启新时代--读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8期48-51,共4页许子东 
《小二黑结婚》与《讲话》是农民作家赵树理与政治领袖人物进行文学大众化推广的实践与理论的不谋而合。赵树理将对国民性“愚昧”的批判置换为对“迷信”的改造,借助于章回体小说的情节主导、故事语言、善恶分明、大团圆结局,以及人物...
关键词:赵树理 讲话精神 文学大众化 叙事模式 
郑伯奇与新文学的大众化被引量:1
《新文学史料》2021年第2期55-61,共7页赵学勇 吕惠静 
文学大众化以探讨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创作与大众生活的关系为核心,与百年中国思想启蒙、革命救亡、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从而呈现了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历史追求。由于"文以载道"的历史传统以及社会变革的客观情势的使然,文...
关键词:文学大众化 积极入世 思想启蒙 本土实践 郑伯奇 现代构建 文以载道 现实品格 
试论现代文学大众化的表现与价值意义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13期0287-0290,共4页司冬红 
在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大众化是不可忽视的特征之一。大众化的表现及其意义,在纵向历史发展来看,从19世纪后期民族语言的演变,到之后的文学体系改革;而另一方面,是“白话文学”的文体形式面临着“民间文学”审美精神的逐步深化和升...
关键词:文学大众化 平民文学 表现 价值意义 
论《大众文艺丛刊》对方言文学的推进策略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年第2期275-287,共13页张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19ZDA274);重庆市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香港文化圈与19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CYB190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方言文学"的问题与中国晚清以来的语言文学和社会政治变革深刻交缠。不论是作为"五四白话文学"的补充资源,还是组成"国语文学"的重要材料,抑或是"文学大众化"的有力武器,"方言文学"的概念边界、思维机制、审美价值与时代内涵,既要在语...
关键词:文学大众化 方言文学 推进策略 国语文学 白话文学 理性层面 民族国家建构 文学语言 
“文学大众化”:瞿秋白对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红色”设想
《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174-182,共9页杨经建 
湖南省教育厅(基地)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项目编号:15K079)的阶段性成果。
瞿秋白倡导的"文学大众化",以"文字革命"引发"文学革命",既是一次语言变革(大众语取代"新式文言"),也是一次话语颠覆(阶级论话语对启蒙论话语),从而自觉而不自觉地疏通了曾被"革命文学"断裂的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进程。"文学大众化"表面...
关键词:瞿秋白 文学大众化 母语文学重构 
现实深似海,文学思无疆——《作品》2018—2019年小说一窥(评论)
《作品》2019年第12期157-170,共14页阿探 
回望〈作品>2018年度到今年的小说,不难发现,〈作品》兼容并包,胸怀独大,为中国文学厚积薄发暗自蓄力,更是为年轻作家构筑了艺术进击与纵横驰骋的理想高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打破文艺批评坚质壁垒,在全国期刊中组建了首家评刊团队,创...
关键词:文艺批评 文学大众化 线下活动 厚积薄发 兼容并包 文学创作 高端平台 理性行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