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慧[1]
机构地区:[1]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出 处:《中学物理》2014年第6期34-35,共2页
摘 要:1833年,楞次在安培、法拉第等人对电磁研究的基础上,在“论动电感应引起的电流的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结合后来法拉第提出的磁通量的概念,楞次定律可以表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看,楞次定律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从磁通量角度看,可归纳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从安培力角度看,可归纳为:感应电流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总是阻碍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在很多参考资料上,往往总结为十二字口诀“增反减同,来拒去留,增缩减扩”.而笔者认为,其中不乏不足或欠妥之处,下面我们将透过物理现象,还原物理本质,揭示这十二字的奥秘!
关 键 词:物理本质 现象还原 感应电流 楞次定律 电流方向 磁场方向 磁通量 安培力
分 类 号:G712[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