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Jiangsu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KFJJ20110237),汉语文化典籍英译研究(NR2012062)
摘 要:翻译活动的过程离不开译者的选择,以往的翻译研究把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译者的主体性选择受到了忽略。20世纪70年代翻译的“文化转向”为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新视角,并逐步走向深入。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注重译者对源文本的阐释,本文介绍了阐释学中的历史视界、创造性偏见和视界融合等核心概念,提出译者对源文本阐释的重要性,并结合《史记》,分析了译者主体阐释对典籍翻译的各种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5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