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诠释学中的两个基本向度——以郑玄、朱熹对经典的解读为中心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康宇[1]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哲学研究》2014年第9期47-54,共8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儒家诠释学研究"(编号13YJA720006);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西诠释学比较研究"(编号1254B01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儒家诠释学,是儒家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在它的发展史中,有所谓的“汉学”与“宋学”两大解释传统。由此,也形成了“经由文字训诂及名物制度之学以解明经典中之义理”与“诉诸解经者个人生命的体验或心的唤醒,而遥契经典之道”的两个诠释基本向度。(见《中国经典诠释传统·通论篇》,第312—314页)若进行通俗的解释,即一为“解析文本词句以内的意思”,一为“读出文本词句以外的意义”。

关 键 词:诠释学 儒家 向度 文本意义 郑玄 解读 朱熹 名物制度 

分 类 号:B089.2[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