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发誓的一种别致方式——由初中课本“古代诗歌”《上邪》引起的联想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万震球 

出  处:《当代修辞学》1992年第5期38-38,23,共2页Contemporary Rhetoric

摘  要:“誓”,《说文》释作“约束”.清代段玉裁“注”为“与之为约束”。按段的意思,凡用来约束自己言必行、行必果,决不违背自己言行的话语,就叫做誓或誓言。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在1936年“梅山被围”虑不得脱”时所写:“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初中《语文》三册22页)。革命烈士李少石在大革命时期所书。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初中《语文》五册12页)。

关 键 词:《上邪》 古代诗歌 “除非”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联想 课本 实践 《语文》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