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彦[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出 处:《哲学动态》2014年第10期16-22,共7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课题"文化多元化情景下的价值排序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11CZX056);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价值排序与道德认同:文化多元化下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11ZJQN036YB)的阶段性成果;浙江省2013钱江人才计划;浙江大学马工程课题的资助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逻辑、财富逻辑等“物化”逻辑对人们的心理结构、生活方式和德性诉求等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并促使人们对价值选择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那么,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进行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应如何寻求生活和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一系列重大社会道德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该处于怎样的道德立场,进行怎样的价值评价?其实,一味地站在道德高地,单纯地谴责“道德危机”、“道德滑坡”、“信仰失范”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解答下列难题:现在的“我们”处在怎样的“价值情境”中,在这样的“价值情境”中我们应如何审慎地思考自己的价值排序和价值定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