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刁龙[1] 

机构地区:[1]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年第3期100-103,共4页Journal of Chang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基  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转型时期道德教育的主体困境与实效性研究"(2014SJD76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公民道德发展研究"(12﹠ZD036)

摘  要:在价值去权威化和多元化的后形而上学时代,原有的独白式道德教育因教育者单向度的价值灌输而陷入"唯我论"的价值困境,受教育者漠视、抵触道德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育者需要在"人、自然、社会有机统一"的价值维度内,积极探寻以对话和交流为方法的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模式,走进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价值问题,并通过交流、沟通、对话等途径达成合理的价值共识,避免道德教育陷入"唯我论"的价值困境。

关 键 词:后形而上学 道德教育 主体间性 

分 类 号:N02[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