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周代“乐德”教化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隽[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

出  处:《文艺评论》2014年第12期56-60,共5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乐教与周代演诗形态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10YJC75110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简帛文献与诸子时代文学思想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11BZW00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研究成果

摘  要:“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1周代政治集团充分利用诗乐合流的艺术形式在庙堂、在乡党有序频繁地展开祭祀、宴飨、燕射等礼乐活动。周代礼乐活动不仅含纳了祈福神鬼、朝觐君主、慰劳将士、尊老序齿等多种具体的社会政治内容,同时伴随着以“中和祗庸孝友”为精神内涵的“乐德”教化。相比于祭祀神鬼、比武射箭、慰边怀远等具体显性政治目的,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和祗庸孝友”品格的政治人才是周代礼乐仪式的远景长效目标,“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2,进而达成巩固王权的终极使命。因此周代礼乐仪式演诗不是单纯的艺术表演,即仪式中除了顾及具体的显性目的,更要以艺术象征揭示隐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与精神内涵,

关 键 词:《诗》 周代 教化 精神内涵 艺术形式 政治集团 政治内容 政治目的 

分 类 号:I207.2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