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册封使记载的琉球剧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薇[1] 

机构地区:[1]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300387

出  处:《历史档案》2015年第1期119-123,共5页Historical Archives

基  金:2010年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02;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BZS093

摘  要:2010年日本国申报的冲绳县“组踊”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审议。组踊是通过音乐、舞蹈、台词表演来展现的一种艺术形式。组踊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国册封使出使琉球及其文字记载功不可灭。中国自隋唐以来在与琉球的交往中留下大量珍贵资料,而关于琉球剧的记载集中在清康乾时期。除琉球国正戏——龙舟戏的系统记录外,册封使们还留下了关于琉球“夷曲”、“夷舞”、“夷戏”、“夷调”等零散记录。通过对琉球国正戏等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到一个由明代“侑觞”之用的小型“夷舞”,经清初期的“群舞”、“踊跃歌”之“剧”,发展到18世纪的队舞及“国中故事剧”,最后又到“夷剧”的演变过程,从而加深对琉球剧生成初期形态的整体理解。

关 键 词:文字记载 琉球 册封 明清时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0年 艺术形式 康乾时期 

分 类 号: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