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段然
机构地区:[1]重庆市萱花中学校
出 处:《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年第2期80-80,共1页
摘 要: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教学思想上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教师学习的动力,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与使用上谈些点滴体会,与大家探讨。一、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基础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创新 语文教材要精选优秀的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同时,对外国文学作品则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对中外文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每个小单元以一两个作家为重点,选择他们的几篇代表作作为详讲内容,在附录中又精选他们的其他代表作,从而做到以一两篇带数篇并进而知其全人。语文教材内容上需要交错,每个小单元的主要课文按时间顺序编排的同时,附编的内容要按题材的专题跨时间编排,使学生读完本书后对一些重要题材文学作品的历史概貌有较全面的了解,并提高其人文精神。同时,语文教材内容信息量要大,选编篇目要多,古文部分总量应超过中小学已学篇目之和。同时。要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种应用文的格式要求、文体风格特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表达能力,力争做到“万事不求人”。语文教学辅导资料应针对学生由知识型向技能型、研究型学习转变的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将文字、图片、音像、声音、视频有机地结合,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中国文学、诗歌的赏析。语文的文字教材和音像资料配合使用,应有利于老师“教”和学生“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