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概念的变迁及其意义  被引量:4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东辉[1] 孙慧玲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山东省菏泽信息工程学校

出  处:《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第4期21-24,共4页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小学生作业负担的课堂评价研究"(课题批准号为CHA110134)的成果

摘  要:通过对作业的语义分析,发现作业的本义是做或从事某项工作、任务或活动。作业在教育领域的实际意涵,近代以来出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三种认识:一是作业即知识操练,二是作业即心智训练,三是作业即自我探究。探明作业的本质属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减负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理顺作业与儿童的关系,澄清减负的目的在于通过作业来解放儿童的头、手、眼睛、嘴巴和空间;另一方面,重估作业里的知识生成方式及其价值,明确减负的内容指向丰富知识类型及其建构方式。

关 键 词:作业 家庭作业 历史变迁 减负 

分 类 号:G424.6[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