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永军[1]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出 处:《东岳论丛》2015年第3期101-106,共6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学研究"(项目号:12FZX025);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青年团队项目"经典诠释与哲学创新"(项目号:IFYT1213)
摘 要:先秦诸子学说中,墨子学说是与儒家学说并立而行的两大时代显学。我们今天仍不断地从墨子的思想中发现东方古老的和平智慧。墨子的和平思想与他的人性理论密切相关。墨子用人性恶解释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的必然性,而将人性善看作是和平的伦理学基础。人的善良本性唤起人的良知良能,使得人们之间"兼相爱,交相利",遵行和平共处、友爱共利的行为规范,在一个国家内部建立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在国与国之间建立一种尊重和互利的关系,实现永久和平。可见,墨子是从"所染"、"兼爱"、"非攻"、"天志"等篇所阐述的道德哲学角度,演绎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的国际交往伦理规范,与康德所奠定的国与国之间实现永久和平的法治规范相映生辉,同为人类实现永久和平理想的普遍理性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