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理论讨论课中的心理疏导问题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茜[1] 杜敏[2] 

机构地区:[1]皖西学院人事处,安徽六安237012 [2]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91

出  处:《巢湖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47-151,共5页Journal of Chaohu University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Y037)

摘  要: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是"双主体"教育模式的主要实践阵地,通过对现实话题讨论适当安排,可以克服个人社会经验的片面化,增强理论联系实践的反思性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解压"社会压力,从而使"双主体"教育成为真正的双主体之间的互动,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克服双主体之间可能产生的异化。教师为防止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与现实的断裂、学生自我意识的封装,可以凭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性增强讨论中的说服力,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引导课堂讨论的价值立场,用情感共鸣克服学生的对政治理论的封装,并最终塑造学生理性平和的社会情绪,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双主体"模式的价值目标任务。

关 键 词:思想政治教育 双主体 异化 课堂讨论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