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霍磊[1]
机构地区:[1]新乡学院音乐系
出 处:《芒种》2015年第5期141-142,共2页Mangzhong Literature
摘 要:嵇康,字叔夜,别名嵇中散,是三国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他注重养生之道,信奉道教思想。嵇康善音律,通书法,《声无哀乐论》是其重要的音乐美学巨作。嵇康认为,音乐本身与人的喜怒哀乐没有任何关系,人们情感上的喜怒哀乐只是因为人们心中本身就存在着哀乐,与音乐的变化无关,音乐只是一种媒介、一种诱导。传统思想主张音乐等同于政治,这就使音乐成为了政治附庸的工具,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彻底否定了这样一种观点,打破了传统音乐思想的限制,着重于追求音乐的艺术性和自然美,这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价值,对于时代的发展也是一大进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