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过程中语篇衔接手段的运用——以罗素《我为何而生》英、汉、俄三种文本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梦雪[1]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出  处:《俄语学习》2015年第3期39-45,共7页Russian Learning

摘  要: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性的重要手段,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俄三种语言有着各不相同的衔接手段,本文以韩礼德(M.A.K.Halliday)和哈桑(Hasan)提出的衔接理论为依据,以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所著《罗素自传》的序言《我为何而生》英、汉、俄两种译本为例,从语篇层面对英、汉、俄衔接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衔接手段在英、汉、俄语篇中的运用特点和侧重,提出翻译应根据各种语言的特点及语篇体裁的要求,灵活变通或转换衔接手段,从而忠实而生动地再现原文。

关 键 词:语篇衔接 罗素 翻译 英俄 英汉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