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复归”的多重境界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传林[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100875

出  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401-408,共8页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2JJD720013)

摘  要:在《老子》的哲学语境下,从"复归"的境界来看,"复归"既有向"根"与"初"之境界的复返,又有向"无"与"明"之境界的回旋,既有向"朴"之境界的回转,也有向"真"之境界的切近;从人的维度看,"复归"可以视为人之主体性与实践性的彰显,以及经由世俗生活之后的省思与内转。由于世俗生活对本来澄明之心的习染与遮蔽,"我"之欲泛滥,因此,行走在世俗之中的"我"需要铭记"复归"之路,努力"复归"至虚静清明之境。当然,在老子那里不管是从人的层面还是从物的层面谈"复归",其终极指向皆是道,其终极境界则是无。

关 键 词:《老子》 复归 境界       

分 类 号:B223.1[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