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卫星[1]
机构地区:[1]台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出 处:《江汉论坛》2015年第8期40-45,共6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14FKS01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内圣能否开出新外王乃是新儒家生死攸关的大事,牟宗三用"良知坎陷说"求解此困,其核心要义为:坎陷良知,从认识主体开出科学民主。其缺陷在于:一是物性主体开科学民主,而非德性主体,牟氏却坐落到认识主体,在此,牟氏看走了眼。二是科学与德性根本无关,因此用不着坎陷,在此,牟氏是多此一举。三是儒学自身不含科学民主胚芽,因此没有可能。其困境在于:坎陷后的道德主体何以自处?儒学丧失自性后还是儒学吗?这就面临着该不该开之责难。经验上认为儒家文化圈资本主义兴起,是内圣开出新外王的明证,这是倒果为因。实质上出现困境的原因是陷入德性与物性对立致思方式,抛开这种对立性思维,"济天下"的天下胸怀是解开困境的可能出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