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陶慧平
机构地区:[1]甘肃省民勤五中,733300
出 处:《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第23期91-91,共1页
摘 要: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佳切入点,就可以使文章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和谐统一,师生一起在阅读文本中享受预设的精彩和生成的美丽,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那么,如何去寻找、设计这个切入点呢?我想主要有如下六种方法。 一、标题切入 标题是人们阅读文章的第一视觉触觉停驻点,是人们阅读文章所获取的第一信息,也是最难忘、最深刻的信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标题做文章,设置一些秉要执本的问题来切入内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死海不死》,可引导学生围绕题目发问:1.为什么叫死海?2.为什么又“不死”呢?这不矛盾吗?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环节中自然可以顺利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完成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再如《最后一课》,根据题目的暗示,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这是一堂什么课?2.为什么是“最后”一课呢?3.是谁给谁上的最后一课?上课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学生带着这些悬念读书,效果是好的,积极性也是高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