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春雷[1,2,3] 赖二招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 [2]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新闻界》2015年第16期31-35,共5页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基 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记者职业化代际变迁研究"(YC2014-S175);江西师范大学校管项目"东南亚国家形象微传播力研究"
摘 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知识分子思想意识和身份的嬗变推动了他们以报刊为阵地来表达救亡、革命和自由的诉求,促使了三次办报高潮的发生。这三次办报高潮与中国新闻事业的近现代化、记者职业身份的形成、记者职业场域的建构融合在一起。记者职业化是一个结构性的过程,在它形成的每个阶段,记者通过对自身话语体系与群体的职业边界的塑造来建构职业化的路径,因此职业话语与场域成为职业化的两个驱动力。本文以记者职业化启蒙、初显、形成为出发点,以报业从业人员转型到职业记者过程中的话语体系和职业场域为分析视角,剖析每个阶段对记者群体身份的认同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