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体系与职业场域:1895—1937年记者群体身份的社会认同——以记者职业化进程为视角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春雷[1,2,3] 赖二招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 [2]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出  处:《新闻界》2015年第16期31-35,共5页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基  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课题"记者职业化代际变迁研究"(YC2014-S175);江西师范大学校管项目"东南亚国家形象微传播力研究"

摘  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知识分子思想意识和身份的嬗变推动了他们以报刊为阵地来表达救亡、革命和自由的诉求,促使了三次办报高潮的发生。这三次办报高潮与中国新闻事业的近现代化、记者职业身份的形成、记者职业场域的建构融合在一起。记者职业化是一个结构性的过程,在它形成的每个阶段,记者通过对自身话语体系与群体的职业边界的塑造来建构职业化的路径,因此职业话语与场域成为职业化的两个驱动力。本文以记者职业化启蒙、初显、形成为出发点,以报业从业人员转型到职业记者过程中的话语体系和职业场域为分析视角,剖析每个阶段对记者群体身份的认同问题。

关 键 词:1895—1937 话语体系 职业场域 职业化 身份认同 

分 类 号:G214[文化科学—新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