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名形式”语义的认知理据对比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祝青 罗思明[2] 陈晓明[1]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2]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

出  处:《外国语言文学》2015年第3期164-173,共10页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规划课题"汉英‘名形表量构式’句法语义互动的历时对比研究"(编号:13BYY01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构建"(编号:12YJA74005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基于权威语料,聚焦考察英汉"名形式"语义认知理据,并加以阐释。研究发现,两者共性与个性并存。共性体现在:次类众多,源于范畴化,生成机制以隐喻为主,转喻、隐喻和转喻共同生成及概念整合为辅,最后为隐喻和概念整合共同生成。名词的域具有选择共性。个性体现在:认知理据上存在差异,隐喻、转喻、隐喻和转喻共同生成、隐喻和概念整合共同生成四方面,英语"名形式"比例大于汉语;概念整合相反。生成机制级阶不同;名词域的选择有差异;对应词生成机制不完全相同;对名词参照物的选择有文化差异。

关 键 词:名形式 范畴化 隐喻 转喻 概念整合 

分 类 号:H15[语言文字—汉语] H3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