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人教社社科类、科普类文本的教学处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挥[1] 

机构地区:[1]北京市第十中学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5年第5期33-35,共3页

摘  要: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有大量社科类、科普类散文,由于这类文章是非着意于文学的作品,所以文学性不强,文学元素少。在语文界极力推崇人文性(实际窄化为文学性)的环境下,一线老师对这类文章的处理往往采取放任、不作为的态度。要么草草交代一下,要么直接跳过,不作任何安排。美其名曰:选择处理。当然,有目的地、选择性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正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理念,但如果只是因为“不好处理、无法处理、不知如何处理”而放弃,则是理念不到位、理解出现偏差的问题了。笔者认为,教材的这类文章几乎篇篇都是精品,里面展示了教材编写者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吸附了编写者明确的编写意图,弃之可惜。这既辜负了编写者的用心,也未能明了编写的目的,更暴露了教者对教材处理的乏术。这类文本的教学,笔者实践多年,从未曾放弃,有些体会和思考,作一陈述就教大方,以期交流探讨。

关 键 词:教学处理 社科类 人教社 文本 科普 教材编写者 语文教科书 语文教育思想 

分 类 号:G633.7[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