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挥[1]
机构地区:[1]北京市第十中学
出 处:《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5年第5期33-35,共3页
摘 要: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有大量社科类、科普类散文,由于这类文章是非着意于文学的作品,所以文学性不强,文学元素少。在语文界极力推崇人文性(实际窄化为文学性)的环境下,一线老师对这类文章的处理往往采取放任、不作为的态度。要么草草交代一下,要么直接跳过,不作任何安排。美其名曰:选择处理。当然,有目的地、选择性地对教材进行重组正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理念,但如果只是因为“不好处理、无法处理、不知如何处理”而放弃,则是理念不到位、理解出现偏差的问题了。笔者认为,教材的这类文章几乎篇篇都是精品,里面展示了教材编写者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吸附了编写者明确的编写意图,弃之可惜。这既辜负了编写者的用心,也未能明了编写的目的,更暴露了教者对教材处理的乏术。这类文本的教学,笔者实践多年,从未曾放弃,有些体会和思考,作一陈述就教大方,以期交流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