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滥用的忠实”看翻译的实用性——文学诠释学视角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晓娴[1] 胡东平[1] 

机构地区:[1]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求索》2015年第9期183-186,共4页Seeker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中国翻译的社会性研究"(09YJC740026)

摘  要:"文化转向"后的国际译学研究,同"实用主义"文学批评密切相关。将实用主义文学批评应用于翻译研究,便有了关于翻译的不同思考,如文本意义如何产生,翻译阐释有何灵活性,它同文本语言的阐释框架有何关系,翻译的"使用"有何制约条件,翻译的实用性是否意味着理解的"无限衍义"等等,不一而足。毋庸置疑,实用主义翻译研究对于翻译的学科建设有其意义。然而,实用主义翻译也有明显的缺陷,因为它放弃了对于文本规则与结构的诉求。因此,对于实用主义翻译观念,应该加以辩证认识,不可走向偏执。

关 键 词:诠释学 实用主义 “滥用的忠实” “无限衍义” 制约 

分 类 号:H059[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