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刁龙[1]
机构地区:[1]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出 处:《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48-52,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36);泰州学院教授(博士)科研基金研究项目(TZXY2013JBJJ009)
摘 要:面对主体性范式下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分状态及由此产生的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等生态伦理失范问题,实践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主体间性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实践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主体间性,一方面反对主体性范式下人对自然的主宰和滥用,指出人与自然之间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交互性(主体间性)关系,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伦理关系的形成提供方法论依据;另一方面主张消除人与自然对立状态产生的社会根源——私有生产方式的存在,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伦理关系的形成提供社会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