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课中发展学生积极自我评价初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赖菁 

机构地区:[1]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出  处:《考试周刊》2015年第88期169-169,共1页

摘  要: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个体在参考他人的表现、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对自己有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看法和评估。蒙达·哈特尔(1982)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强,评价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稳定性越来越高,对外显行为的评价逐步发展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过程。自我评价就像是一个过滤器,进入个体心理的每一种知觉,都会先经过这个过滤器,若自我评价是积极的,每一种经验都会与积极的自我评价联系到一起,如果自我评价是消极的,则每一种经验都会被赋予消极的意义。因此,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引导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高年级的心理课堂中,作者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 键 词:心理活动课 小学高年级 积极自我评价 

分 类 号:G40-058.1[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