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创建要点与应用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红玉[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肾脏内分泌呼吸科,成都市610041

出  处:《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年第12期136-136,共1页Nurs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摘  要:思维导图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最早提出,它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1]。其理念自引入教育领域以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现总结报道如下。1"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制作要点首先,确立中心点,可以是学习的题目或主题,

关 键 词:护理临床教学 思维过程 巴赞 特定主题 发散性思维 视觉化 托尼 学习过程 知识结构 带教老师 

分 类 号:R47-4[医药卫生—护理学] G642.4[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