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上学行为理论模式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玉霞 戴育红 杨升平[3] 

机构地区:[1]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广东广州510180 [2]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3]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出  处:《中国校医》2016年第1期28-2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School Doctor

基  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1201432048);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重点课题(GDXLJY1304)

摘  要:拒绝上学行为(school refusal behavior)指的是6-18岁儿童由于心理的、社会的原因(身体疾病和经济贫困除外),主动地拒绝上学或难以整天坚持在课堂学习的现象[1,2],该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Kearney于1996年提出[3],并得到广泛使用。拒绝上学行为在我国的相关概念有厌学、旷课、逃学、辍学等。作为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行为问题,

关 键 词:儿童 青少年 学生 儿童行为 青少年行为 学校 拒绝参与 

分 类 号:R179[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