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青华[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出 处:《班主任》2016年第1期12-13,共2页
摘 要: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中学生,在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一定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很多班主任采取惩罚方式矫正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殊不知,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觉得劳动低贱,是表现不好的人才会受到的惩罚。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呢?在班级工作实践中,我坚守"劳动是优秀者的资格"理念,开展了劳动教育的尝试,从先期造势、过程强化、制度保证等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 键 词:劳动教育 惩罚方式 劳动意识 劳动习惯 班级工作 劳动能力 热爱劳动 劳动委员 劳动光荣 高一新生
分 类 号:G40-012[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1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