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让中学语文课堂更具生命力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柴雪萍 

机构地区:[1]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

出  处:《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3期159-160,共2页Modern Chinese

摘  要:《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支配作用。将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则更能体现教育的完整性,也更易于实现教育的的价值。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论认为,教师要用情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自身潜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动力"思想认为,通过情感的投入,保证全民个性发展,使个人天赋得以充分表现。

关 键 词:情感教育 中学语文课 支配作用 态度体验 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师 个体需要 教学情境 霍姆林斯基 课堂设计 

分 类 号:G451.6[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