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闵婷[1] 郑梦林[1] 李阳[1] 殷学仁[2] 陈昆松[2] 易阳[1,3] 王宏勋[1,3]
机构地区:[1]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 [2]浙江大学果树科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 [3]湖北省生鲜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23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3期288-290,共3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编号:B2015007)
摘 要:涩柿果实采收后须经人工脱涩才能用于鲜食,其中高体积分数CO_2脱涩处理应用最广泛。经高体积分数CO_2处理后,柿果实在贮藏过程中也会发生褐变。多酚氧化酶PPO作为酶促褐变最关键的基因,在各种果蔬中的研究较多,而关于PPO基因是否参与涩柿果实脱涩后褐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以"恭城水柿"为材料,经95%CO_2处理2 d后切片,通过可溶性单宁含量测定、褐变程度观察、PPO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研究CO_2处理对"恭城水柿"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CO_2处理后,柿果实的可溶性单宁含量明显下降,柿果实完成脱涩。脱涩后的柿鲜切片于20℃下放置12 h后发生明显褐变。本研究克隆获得PPO基因部分片段序列,聚类分析表明,该PPO基因与苹果PPO基因较同源;基因表达分析显示,该PPO基因在CO_2处理后的鲜切柿片中的表达量比对照低,表明该PPO基因可能与柿子脱涩后的褐变无相关性。
分 类 号:TS255.3[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