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天津300353
出 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51-56,共6页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13BMZ064);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课题"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以内地新疆高中班为例"(RDND13041)
摘 要:基于津某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的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就读于内地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实际上要适应的是由学校、学生以及决策者共同建构的以封闭式寄宿校园文化为主体、以不同族群文化互动为特色、受政策影响的文化。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产生的不适反应,不能简单归结于不同族群文化互动产生的"文化不适"的范围。具体而言,应通过对比分析,恰当判断问题归因,不忽视也不过度强调地域、族群等文化属性。据此,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文化适应障碍归因可从族群文化互动和就读寄宿高中两方面开展,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可分为文化特殊性和管理问题两大类。具体提升内高班学生文化适应的策略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发展多元化管理模式。二是学生应明确目标,用坚定的信念积极调适自我。三是政策制定者应通过丰富招生宣传内容等方式延展文化适应时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