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涤——于艾君个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画刊》2016年第7期9-9,共1页Art Monthly

摘  要:中国的70后代画家有一些群体性特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身上普遍具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来源很多,比如扎实系统的学院艺术教育经历、中国社会剧烈转型带来的深刻烙印、宏大历史意识的断裂与个体意识的勃兴、对中西方各种文化资源的全景式学习、空前自觉地站在东西方文化系统之间左顾右盼、有意识地运用绘画去触及中国当代生活的内在问题。从整体上看,同时能够具备这些经验资源,之前几代人恐怕难以想象,后来的年轻同行又普遍不具备70后一代身上残留的历史深刻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于艾君持续以本质化的思维去思考绘画问题,他并不太在乎绘画愉悦眼球的功能(尽管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画画得非常好看),而是把绘画当作一种“格物致知”的方法。

关 键 词:中国当代 “格物致知” 历史意识 文化系统 教育经历 个体意识 文化资源 经验资源 

分 类 号:G1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