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永杰[1] 

机构地区:[1]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烹饪与餐饮管理系,上海201418

出  处:《文化学刊》2016年第8期32-39,共8页Culture Journal

摘  要: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资。保障人民吃饱肚子、生存下来,是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否则社会就不可能安宁,国家也难以维持统治。这是民以食为天的最基本点。食还是健康的基础。人们追求美食,享受生活,职业烹饪师为此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与食材,发明与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菜肴。保留至今的烹饪书籍,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古人饮食文化的特点,而且为发展今天的烹饪文化提供了借鉴与参考。保证食品安全也是民以食为天的重要构成内容。孔子举例强调了不食腐烂、变质的食品,反映了春秋时期的食品安全观。汉朝、唐朝、宋朝的法律中都有严惩贩卖有毒、变质食物的内容。此外,古人还非常重视健康饮食:强调平衡饮食,避免贪图"香美脆味,厚酒肥肉,甘口而病形";注意节制,切忌食之过量。

关 键 词:民以食为天 食品 烹饪 美味 安全 

分 类 号:G03[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