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诗之父的鲁迅--论张枣的《野草》阐释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英龙[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美学所博士生,310028

出  处:《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7期71-77,共7页Luxun Research Monthly

摘  要: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的存在,而是总是在与读者的关联中成立的。作品的接受者或读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因此,要考察作品的意义,就相当于考察其在接受者那里激发出来的意义。对于经典作品而言,其接受史总是未完成或正在进行的,因而总有可能激发出新的意义。在这一意义上,经典作品的意义是无限的、不可穷尽的。鲁迅的《野草》正是这样一部经典作品。

关 键 词:《野草》 鲁迅 经典作品 阐释 张枣 新诗 接受美学 接受者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