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传播视角看词素翻译法在中医翻译中的局限性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钱敏娟[1] 张宗明[1]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南京210023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第11期1394-139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2BZX099);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No.2015JDXM012);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No.11XSK31)

摘  要:词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可以分为词根和词缀。在中医翻译中运用词素翻译法,是指将中医术语拆分成若干部分,各部分或者至少有的部分在西医词汇中找到对应的词素,将这些词素结合起来仿造出一些新词。早在17世纪荷兰人就成功运用词素翻译创造了“acupuncture”(针)和“moxibustion”(灸)这两个沿用至今的中医术语。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医翻译导论》[1]中专门提出了词素翻译法。

关 键 词:中医翻译 翻译法 中医术语 传播视角 对应词 派生法 国际传播 语言单位 中医名词术语 目标读者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