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美兰[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中学

出  处:《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年第11期54-56,共3页

摘  要: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已经学过“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了解了我国居民家庭收入的来源,懂得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均受我国法律保护。但对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及其重要性还没能深入地理解,需要进一步加以探究,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关 键 词:多种分配方式 教学设计 按劳分配 非劳动收入 《思想品德》 客观必然性 学情分析 家庭收人 

分 类 号:G633.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