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与“课例研讨”:价值与限度——以《概率的进一步认识》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定强[1] 张元媛[1] 祁乐珍[2]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2]西北师范大学二附中,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年第12期20-23,共4页The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School Teachers

基  金:教育部教师司2013年度项目"创新教师培养模式"(课题编号:06-138-PY)

摘  要:教师参与"课例研讨"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变革的重要途径。课例研讨驱动了教师教学交流的空间,使教学智慧开放共享;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自主与反思的能力,使教学富有个性与群体特色;拓展了参与者获取教学智慧的多元化路径,使教师教学有多样化的选择;促进了课例研讨文化模式的形成,使教师深层次思考课堂建设。但课例研讨存在着认知、学科、时空、话语的限度,需要辩证思考,建立以问题为导向拓展研讨视域,以视域融合为基点构建研讨体系,进而使课例研讨走向精致化、高效化。

关 键 词:课例研讨 价值 限度 概率认识 

分 类 号:G423[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