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乐珍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更多>>
发文主题:COD妙用对顶三角形对顶角层次分析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数学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更多>>
所获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挖掘概念实质 发展思维能力——剖析二次根式概念
《数学教学研究》2017年第6期58-61,共4页祁乐珍 王彤 
二次根式是学生在掌握了平方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内容,该概念隐性条件多、逻辑性强,是14—15岁学生思维发展的障碍点.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中给出描述性定义,"一般的,把形如a^(1/2)(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关键词:二次根式 思维能力 描述性定义 学习过程 学生思维发展 戴德金 无限不循环小数 函数极限 非负数 认知过程 
教师参与“课例研讨”:价值与限度——以《概率的进一步认识》为例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年第12期20-23,共4页张定强 张元媛 祁乐珍 
教育部教师司2013年度项目"创新教师培养模式"(课题编号:06-138-PY)
教师参与"课例研讨"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变革的重要途径。课例研讨驱动了教师教学交流的空间,使教学智慧开放共享;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自主与反思的能力,使教学富有个性与群体特色;拓展了参与者获取教学智慧的多元化路径,使教师...
关键词:课例研讨 价值 限度 概率认识 
七、八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38-40,共3页赵兴荣 祁乐珍 毕文娟 杨波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习方案"为载体的"主体学习"教学策略研究>(项目批准号:GS[2013]GHB09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现状调查:就七、八年级学生而言,数学作业花费时间与作业量的多少并非唯一相关,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班级人数越多,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关注度越低,学生注意力更容易受到干扰;知识容量对教师...
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生学习 教师教学 
“对顶三角形”性质的妙用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5年第10期7-9,共3页赵兴荣 祁乐珍 
如图1,在△AOB和△COD中,两个角∠AOB和∠COD是对顶角,此时称这两个三角形△AOB和△COD为对顶三角形.
关键词:对顶三角形 妙用 性质 COD 对顶角 
“对顶三角形”性质的妙用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年第16期38-38,共1页赵兴荣 祁乐珍 
如图1,在△AOB和△COD中,两个角<AOB和/COD是对顶角,此时称这两个三角形△AOB和ACOD为对顶三角形。
关键词:对顶三角形 妙用 性质 COD 对顶角 
藏语词汇通达中音、形、义的启动效应
《丝绸之路》2013年第22期72-73,共2页祁乐瑛 祁乐珍 
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双语教学中藏汉双语词汇通达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038
通过对84名掌握藏语与汉语两种语言的藏族学生进行词汇测试,让学生对同时出现的藏语词汇在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判断,以此考察学生对藏语词汇的通达情况,结果发现:在音、形、义的启动效应中,语义激活最好,藏语的词汇通达符合直...
关键词:藏语词汇 启动效应 词汇通达 意义表征 
关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教学设计的调整与思考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年第4期3-6,共4页赵兴荣 祁乐珍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在中学教材中,被认为是“显然可以证明的”数学定理.其实,证明这个定理是相当艰难的.在探索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中,矛盾的产生不仅诞生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非欧几何,同时也引发了数学界的一次思想解放...
关键词: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证明过程 教学设计 调整 关子 数学定理 教学内容 八年级下册 
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证”与“用”被引量:1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20期86-86,共1页赵兴荣 祁乐珍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在北师大教材中是学习"证明二"的两大载体,简称"两线".这部分内容除了在完整局部公理化体系、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方面功不可没之外,在解决相关证明和计算问题时,还体现出基本几何图形特有的解题价值....
关键词:线段垂直平分线 角平分线 “用” 演绎推理能力 公理化体系 计算问题 几何图形 北师大 
基于AHP研究法的网络课程评价被引量:5
《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第2期65-67,共3页赵利明 祁乐珍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实现了评价过程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采取A.L.Saaty1-9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确定权重,从而使大量多因素问题得到相对科学的解决,得出比较科学、客观、公正的结果。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网络课程 评价体系 
充分挖掘数学习题的美育功能——欣赏《浅论数学美》一文随感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398-402,共5页祁乐珍 赵利明 
数学科学既具有工兵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育人价值.文章从数学美学的"美观、美好、美妙、完美"四个层次出发,探讨数学解题中的美育功能.
关键词:美观 美好 美妙 完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